远离家乡和父母的你,过得怎么样?

远离家乡和父母的你,过得怎么样?


 

故乡太远

家乡太小

写过一些关于家乡的诗,这两句是最短却也是最确切的。

我不知道什么算“远离”,是关于时间的跨度,还是距离的长度?

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是千禧年之前,十七岁。一心想要考中央美术学院,无奈当时家道中落,父母拿不出钱支持,不懂事的我愤而离家出走,带着五百块钱,坐火车去了北京,全程两千多公里,耗时三十多个小时。租了一间专门提供给农民工,只有四五平方的简易板房之后,几乎身无分文。没办法去培训班学画画,只能偶尔去那里当模特,顺便偷师,有空也会去捡一些废品作为补贴。

原本赌气不再和家人联系,一个多月之后就熬不下去了,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半个多月后,收到了妈妈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充满歉意的回信,但她还是给我的储蓄卡里打了一些伙食费,此后半年,每个月我都会去邮局寄一两封信,然后每天去居委会翻找妈妈的回信。

也会每周去邮局排队,给家里打刚好卡在59秒之前的报平安的电话。现在回想,是这种“连接”让我在那个板房里熬过了零下十五度的冬天,坚持到了最后。

 

那一年我的专业分没能过线,但是那次的离家似乎为我未来的人生定下了基调。此后我半工半读,在老家赚半年钱,去北京学画画三四个月,考了三年,最终,只考上省内的美术专业。

此后,我就一直在慢慢远离家乡和父母。

考上大学后,回家的次数和时间都在逐渐变少。大学毕业,我没有像同学那样回家乡找到一份安稳的职业,或者留在省城打拼,最终拥有自己的第二个家乡。我继续北上,二十年时间,前后去了六七次北京,短则数月,长达七年,但我最终没能在那里安定下来,也没能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可能是因为和妈妈的通信,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这些年,我在好几个城市居留过,始终没找到一个真正的落脚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开家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拥有过“家”的概念,说不上是颠沛流离,但也只有短暂的随遇而安。“乡”一直在那里,父母也依旧健康。2018年,我曾受少年时期的好友邀约,回去共同创业,之后连受打击,物是人非,两年多后再次逃离——在壮年时回归家乡,说得直白一点,肯定是因为在外面过得不如意。但是再次逃离,也意味着,原来一直觉得可以作为后退的那条路,彻底消失了,前路也更加渺茫,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至于我到底过得怎么样,只能用妈妈的话来总结——“你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

所有开心的事,都想和远在家乡的父母分享,为的是让他们安心。至于不好的部分,其实我不说,他们也能感觉得到。但是我不说,他们也不问,这样才能相安无事。

父母已经老了,我不能像年少无知时那样,向他们写信求助。不能像斗志昂扬时那样,找他们借力。先是远离家乡,然后是远离父母——你知道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至于我过得怎么样,你也知道的,有好有坏,总是这样子的,在哪里,在谁的身边,都是这样子的。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自己。

责任编辑:讷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