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你真正理解了一个人?
我妈妈有焦虑症。
这是在几年前某天夜晚被发现的。她觉得喘不上气,像心脏病发作,被我爸爸送到急诊。
没有人知道她患焦虑症几年了。自我有记忆以来,我对于我妈妈的记忆就是阴晴不定。
上小学前,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饭。我妈突然说:“吃,吃,毒死你们!”那仿佛是一出黑白话剧,灯打在我妈妈身上,她挂着一丝狠狠的笑。我看不清楚我和我爸,也不知道我妈妈的情绪从何而来。
上小学时爸妈闹离婚,父母在客厅里大吵大闹,昏暗的灯光从卧室的钥匙孔透进来,事情的结束以我妈要求我爸下跪道歉为终结;大学时有一年春节爸爸骑自行车骑得太快了,没有等妈妈,妈妈让我追上他把他叫回来,要求我爸爸在路边下跪,不然就不去奶奶家过年;大学毕业想考研我妈说我如果不出去上班赚钱她就上吊;放弃考研开始实习,我妈开始给我找考研信息……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记得我妈拿着一个粉色的大气球问我,喜欢妈妈还是更喜欢爸爸,我想都没想就说喜欢爸爸。我妈勃然大怒,把气球收走了,说是她辛辛苦苦养家,还不念好。我爸偷偷跟我说,以后别人这么问,都要说更喜欢妈妈。还让我去跟妈妈道歉,跟我说妈妈有时候说话不好听,让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要往心里去。
我妈对家里的控制从碗筷如何摆放,吃饭先吃哪道菜到穿衣服、选专业、工作,甚至是开车时走哪条车道,但凡家里有个风吹草动在我妈的控制之外,我妈都会勃然大怒或者一直说一直说直到事情按照她预期的发展。
这几年我听从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与家保持一段距离,直到我父母能了解到我和他们一样是人。
上个月,我和父母去外地参加亲戚的婚礼。婚礼结束后,我们去附近的古镇玩。我订了酒店,我妈不停地说火车站附近几十块钱的地方就可以,反正只是睡一觉,但是我没同意,坚持要住好一点,这样他们可以休息得更好。我妈说走路很累,我们出门就打车,或者找奶茶店坐一坐。他们第一次喝了奶茶,我决定了餐厅,我妈一直在提意见或者抱怨,但是最终还是保持了三人“集体行动”。这次出行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很多。
我妈经常在不跟我说一声的情况下就跑到我家里。我跟她提过这样不行,我妈给我发长信息,威胁我写断绝关系书,但是慢慢地还是接受了。我妈妈当然可以在任何时间来我家里,只是她要提前和我打个招呼。她要接受我和她一样是有独立空间的成年人。
我有时候想,人是很难改变想法的,我妈并不会理解我所有的做法,但她比年轻时能控制住自己了。改变她的是什么呢?是死亡横亘在前的恐惧?衰老带来的虚弱?抑或是她生成了一套说服自己的措辞?我每每想到我妈妈年轻时和现在的不同,就会感到一种类似轻松的感觉。但是这轻松后,想到她的平静也许是因为衰老和虚弱,又觉得沉重。
子女与父母之间,彼此承载太多。也许在很多年之后,双方才会在某个时间点相遇。而我们只能希望,那时还并不太晚。
责任编辑:梅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