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工作有哪些爱恨情仇?
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做房地产的开发策划,当时案场有两家代理商,和我们竞争的代理商以为我背地里抢了他们的客户资源,有一次快下班了威胁我:你不要背地里搞小动作,不然小心我弄你。话里话外表明,他家就在本地,有很多资源,做了啥事也不怕。相比起害怕,当时我更多的是震惊,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一个从小就听话的好孩子,我没想到我找了一份看起来文明理想的大厂“策划”工作,却在开篇就遇到这么“黑社会”的事情。
后来项目开盘,和别家楼盘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每周都需要去打听竞品这周卖了多少套,做了什么动作,未来几期的规划是什么。而怎么得到这些消息呢?就得要去别人家的楼盘踩点,要么假装自己是买房的,要么直接表明来意,期待在对方不忙时能得到一些信息,但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于是我拿着别人给的不知真假的数据去汇报,同时也给别人一些半真半假的数据。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谓是地狱级难度。毕竟,我天生内向还有点木讷,从小做得最多的是题目,最擅长的是听话。但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怎么伪装欺骗,怎么和周围人虚与委蛇,又该怎么去分辨虚假信息。
职场第一课,我走得跌跌撞撞,但也因为终于下场到真实世界摸爬滚打,开始对世界有了新的感悟。那时加班很多,工资很少,每个月入不敷出,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我在工作,不如说是我用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换取一张在新手村历练的门票,以收获自己初出世界的基本技能。
后来我换了行业,换了城市,去过创业公司,也做过自由职业,面临过许多尴尬场面,也有过很多茫然不知所措、压力大到睡不着觉的时刻。但都没有再像当时那么“江湖气”。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讲场面话,和不同人应酬,和同事保持文明合理的距离但又不能太疏远,逐渐变成一个合格的大人。
而当适应这套成人世界的运行规则后,工作开始展现更多趣味。它给我体面的物质生活,开阔我的眼界,让我在团队协作中体验到创造的快感,那种把一个PPT里的构想变成真实产品的成就感,远比过去答上的满分答卷来得有意义。
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没有资源,没有背景,也缺乏从小被培养的商业思维和眼界。工作就成了最合适的通道,让我和世界进行物质及能量交换,我交付时间和脑力,它回馈我金钱、成就感、见识和可能性。
渐渐地,工作和生活形成互相交织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作品中体悟到的人性洞察可以用在合作关系里,看展得到的灵感会悄悄溜进下一次的提案中。而每个月到账的薪水让我能好好地重新养一遍自己,在闲暇时间追寻更好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体验。人生变得充盈而丰富,我也不再那么严苛地区分工作和生活。我想,真正的成长,是让曾经割裂的“工作”与“生活”,终于长成同一棵树的根系与花枝。
责任编辑:梅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