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要成为“功利”的人?

我们为什么不要成为“功利”的人?


现实的残酷与荒诞,往往不及语言所表达的万分之一。“功利主义”看似是相对中性的词汇,或许在真实的环境中早就呈现出势利与社达的景观,尤其是从获益者嘴中蹦出时。

我亲眼见过多少人把追求“利益最大”“目标最高”“进步最快”的作为目标,却把良心暂时搁置,狂妄地权衡利弊,做着媚上欺下、恃强凌弱,抛弃道德的事。口口声声说“功利主义”有益于进步、有益于发展的人,真的是在追求什么理想而将功利视作手段吗?还是一个纯粹的烂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来给自己寻找漂亮的借口?往往想象中的“社会向前”概念有多宏大,功利主义就有多具体、明显、卑鄙。

这“功”是谁的“功”,而“利”又是谁的“利”?“功”与“利”的背后,是谁的“败”与“损”呢?

同样,“社会向前”是否有量化标准?这个向前是指什么?物质和精神都富足,人类生活过得更好?把绝望的、落后的人从不幸中解救出来,还是合时宜地、想办法去淘汰他们?追求功与利,那么这个淘汰式的“向前”就成了绝对的南辕北辙。在我看来,社会向前是变得更加文明,变得更加文明则是变得非功利、理想。那些看起来毫无收益、毫无用处的事情,才是现代社会或者说文明社会应该保留的东西。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请不要沉迷于宏大叙事。让你忍耐、负重、牺牲的人真的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和富足吗?任何时代,艰辛的、苦难的、拮据的普通人才是主要构成部分。兴亡成败之间,哪时哪刻苦了肉食者?为什么这么多人身处下位却热衷于替上位者殚精竭虑。他们可能是鲁迅所说“暂时坐稳了奴隶”的人。我们都不论奴隶当得舒不舒服、稳不稳当,就说权力使用的极限,可不只是让你当奴隶,还有更差。

很多人觉得理想主义者是空想、虚无、不够踏实的,可在我看来,功利主义者未必不是在虚无地追逐,目之所及的“功”与“利”真的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吗?功利主义者所认定的“向前”就一定是正确的方向吗?恐怕无人知晓,同样飘渺。当然,有人会说:我的理想就是让社会向前,我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那请你也保证,在你维持你的功利、追寻你的理想时,不要伤害别人的利益、不要让压根没妨碍你的人痛苦甚至牺牲。令无辜者受难的,算什么了不起的理想,只算欲望。

更何况理想主义者多是在真实地“放弃”。放弃了能握住的、世俗意义上的“功”与“利”:明知往前一步就能摘得我的功利,但我发现竟然需要踩着别人的肩和头让他们负累,所以我放弃;明知这功利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比那更重要的是我绝对不想伤害近处的人、更关爱远处的人。

身边的“功利家”可能会比你我过得更好,他们双手叉腰站得笔直,借力邪风直上青云,满口仁义道德,将绝对正确的话说一万遍,致力于踩住每个微小的弹簧助他们飞跃,实在拖不动了,就撇下你先去追求他们的“功利”,却从来不打算问一句:你还好吗?你怎么想的?

如果这些人主导着世界,我们非功利一点又如何呢?跳出功与利的评价体系才是你我乃至整个社会最该做的事。假设这个社会的前进就必须依靠功利驱动,那就和它告辞吧,也没什么大不了,把污七八糟的世界让给他们,我们自有理想国存在。

责任编辑:讷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