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纶镁是如何走上演戏之路的以及她的爱情观?

廖凡问桂纶镁:很好奇你当初为什么走上演戏这条道路的?(编者按:廖凡与桂纶镁因合作电影《白日焰火》一同来到柏林电影节,受「一个」委托,廖凡先生提问了桂纶镁小姐几个问题。)

桂纶镁答廖凡:

本来没有想过做演员这个职业,是十七岁的时候在台湾很热闹的西门町,被他们选角的导演在捷运上看见,然后那个时候就很单纯地觉得这个暑假可以过得不太一样,然后就拍了第一个电影(《蓝色大门》)。

我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去看舞台剧,台湾有一个在关渡的艺术学院,经常去那边看他们学生的毕业制作,所以对舞台剧戏剧没有太陌生,很想要考进那个学校,又刚好那个时候联招,就很顺利考进去了。但后来选了法文系。那时候要(在艺术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做选择,其实不太容易,因为自己很喜欢那个学校,幸好易智言导演(《蓝色大门》导演)跟我说,“可能表演不一定要在学校学习,你可以去学法文,你多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多认识一个国家的语言、人文或历史,你视野可能更开阔”,所以就决定念法文。

我之前去考艺术学院的时候,完全没有表演的经验,看到有些考生,不是在劈腿,就是在打醉拳,要不就拿一个巨大的毛笔在写毛笔字,然后我当下就要崩溃了,我想我来干吗呢,我什么都不会,我还打电话给我妈快要哭出来地说我不想进去考,我什么都不会,我妈说那你不要进去吧。后来我想既然来了就硬着头皮就去,考试最后有一个你自由发挥的选项,我当时已经看到了大家这样那样非常厉害的各式表演。当下评审说,“你有没有自由发挥的题目?”我就看着他,说“没有”,然后什么都不表演就跑出来了。

但是那时候那一科考试让我感受特别深刻,就是觉得好像打开了一个……打开了自己,因为平时自己没有机会,比如说对于角色的诠释啊、延伸啊,或者是一种绽放的感觉。

也因为没有学校的训练,我就不太知道有什么方法进入角色,有的时候比较莽撞,笨一点,让自己完全沉浸进去,并没有什么学校带给我一些技术性的东西,这部分是比较欠缺的。

廖凡:我想大家还很想知道你理想中的爱情模式是怎样的?

桂纶镁:首先你要每天早上起来看到这个人,或者出门看见这个人,不会觉得很烦,觉得就是朋友,可以长时间相处,很热烈的时候可以很热烈,很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很踏实地过,可以彼此分享很多不管严肃还是乱七八糟的,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谈。然后每个人还是独立的,要有各自的空间。我觉得你碰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爱情表达方式,不同的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时期,选择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时候会非常热烈直接表达,有的时候会放在心里头,说不出口,可是可能对方知道,那个东西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廖凡:那你当时有喜欢过的男生吗,有表达过吗?

桂纶镁:如果我真的喜欢我会表达。我会让他知道,那个“知道”不一定是“我爱你”或者“我喜欢你”,就是我会让他知道,在不打扰的情况下让他知道,因为我觉得那个东西其实挺珍贵的,然后一生能有几次这么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能适时让别人知道,其实挺温暖。

廖凡:所以,你的爱情观是?

桂纶镁:我觉得在爱情中你会看见不同状态的自己,或许别禁锢自己,把自己敞开来,让各种不同的爱情走进你的生命,你去感受它。我觉得在爱情中,也不仅仅是在爱情中,人最重要的是要不停完善自己,这个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金子棋)

(责任编辑:金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