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为什么要去北漂?

Shou问:同样是在有很多机遇的大城市,作为上海人为何还要去北漂呢?

@方慧答Shou:


先说一件刚去北京第一个月遇到的离奇事件。

2012年7月特大暴雨那天下午,我被困在望京图书大厦门口,守在路边三小时打不到车,情况危急之下,稀里糊涂上了一辆“黑车”。车是一对中年男女的,男的在开车,女的打量我几眼,不停回头询问我各种私人信息。我渐渐有些警惕,才想起忘了问车费,一问,她报了一个比出租车价贵十倍不止的数字,我心一凉,坦白说钱不够,她满脸堆笑地说没关系,接着,两人竟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我洗脑,劝我加入他们的卖淫组织!我表露出抗拒,两人的凶狠面目才显露出来,车开得飞快,逼我立刻给车费,否则不让下车。我在心里跟自己说,一定要冷静,想办法,安全第一,不要激怒他们,几秒钟后,我调整过来,表现得无比轻松,假装自己是两个孩子的妈,絮絮叨叨开始抱怨生计之难,并问他们,生过孩子的价格如何。也许天色太暗,看不清脸,两人没有识出明显漏洞,都呆住了,默默报了个数字,接着,我就跟他们拼命讨价还价,我句句紧逼,两眼放狠,表现出斤斤计较分毫不让,很快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也让他们面露难色。到了住处附近一个小区门口,我说到了,接着,我带着他们写着手机号的纸条,约定好下次见面时间,没付一分钱车费,“愉快”地下车了。

到家后我就瘫坐在地上,后怕不已。第二天,我和朋友拿着他们的电话,考虑报不报警,才发现电话是空号。我困惑了很久,也在心里后悔没有记住车牌号。朋友给出的分析是,也许人家听我说生了孩子就没兴趣了,也许从头到尾就是个恶作剧,谁知道呢。

不管怎样,这件事给我的冲击不小。我本身是个万年宅女,不爱主动接触新鲜的人和事,也毫无应对恶意陌生人的经验,在上海和父母住一起时,整个人是睁眼梦游的游离状态,天天吃喝傻乐,出门忘路甩手丢包,但我想回家了,转身就能看到爸爸开车来接我,甚至发个消息,就四处是同学亲戚可以投靠,断然不会轻易遇上这天这种事。

但是,我不但没有吓得买票跑路,反而决心要留在北京,安置我二十出头刚刚离开校园的这几年。北京对于我,处处是未知和冒险,并非只是这种特殊事件,而是埋藏在日常中那些不露声色的挑战,然而,也正是这些挑战,一次次激活了我的很多从未开启过的机能。过年的时候回上海,发小开玩笑问,北京究竟哪点比上海吸引你,是堵车还是雾霾?我跟她说,塑料大棚呆久了,去雾霾里透透气也挺好的。

对我来说,如果混在上海,是用右手吃饭,混在北京,就是用左手吃饭(PS:我不是左撇子)。右手轻车熟路,不费吹灰之力,但也会对很多东西视而不见。左手吃力,生涩,每一步都是新鲜陌生的,在这种陌生之下,人能保持敏锐,整个是“打开”的。

 

(责任编辑:赵西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