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寒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主题曲《平凡之路》?
知乎用户问:朴树闭关10年,出关首作献给了韩寒,献给了《后会无期》。如何评价朴树这首新歌《平凡之路》?
木易答知乎用户:
我觉得朴树这首《平凡之路》唱的,用两个字来总结,便是“经历”。
是朴树的经历,是韩寒的经历,同时也是所有人的经历。
朴树,十年沉寂,没有作品,没有活动,没有多少露面,没有多少声音,甚至一度像消失了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个曾风靡华语乐坛,一度登上成就顶峰的才子突然之间去哪了?对于大多数到达一个事业顶峰的人而言,突然的“消失”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但朴树这么做了。朴树这十年都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所有的选择和经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韩寒,年少成名,一路像脚踩风火轮一般,从少年作家到赛车冠军,从人民公知到杂志主编,从「ONE·一个」老板到电影导演,看起来顺风顺水,把自己吹过的牛逼一一实现,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通通做遍,俨然一个人生赢家。但“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让你看到的”,人们看不到的,或许包括了韩寒上北京那四年的蛰伏,或许包括了《独唱团》的无奈,或许包括了“方韩大战”的质疑,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这样的大概,却无法知晓这些大概背后的细节里,他都经历了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而两个人如此这般的经历,大部分都浓缩在了《平凡之路》这首歌里。不是说将经历浓缩成了故事,而是将经历融化成了一句句歌词和音符。
其中有这么一段歌词我非常喜欢: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两个人都曾经历过徘徊,两个人都天生骄傲,曾经沸腾过,也不安过,沉默过,在路上过,都已成为过往,成为故事,却并不在乎,是否在听。
我并非音乐领域专业人士,不好去评价歌曲的音乐属性如何,但也忍不住想说两句自己的感受。整首歌曲的曲风是新鲜的,但却又是非常朴树的。从前奏的缓缓流淌,到高潮段的大声歌唱,再到结尾处的平和。似乎是中规中矩的编曲风格,但我们却能在鼓点、贝司声中,听到十年之前的那个朴树,在《傲慢的上校》里那样,在《Colorful Days》里那样,在《傻子才悲伤》里那样,一股骄傲,一股不屈,一股执着,一股坚强在迸发。加上朴树一如既往的清澈声音,整首歌曲让人在糙感中体味干净。
仅从目前的预告片和相关影像看来,《后会无期》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而这部在路上的电影,充满了砂石路、柏油路、沙漠、荒岛等质地粗糙的元素,使得整个电影的质感,在我看来,就是光脚踩在路上的感觉。
《平凡之路》这首歌本身,歌词上唱出了朴树的、韩寒的、你的、我的、他的、大部分人的“经历”,令人不禁联想自己,联想自己走过的路,经历的种种,然后感动。
我在上班路上看到韩寒微博发出这首歌曲,立即打开试听,然后单曲循环十几遍,在听到大概第六遍的时候,公交车缓缓穿过这座繁华的城市,我眼眶湿了。不是装逼,不是矫情,而是,这首歌让我想起了自己,在路上的那些时光,到北京的那些岁月,其中所经历的,我能体会到,而这首歌刚好触碰到了内心,激发出了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是被击中的感觉。
是朴树的经历,是韩寒的经历,同时也是所有人的经历。
朴树,十年沉寂,没有作品,没有活动,没有多少露面,没有多少声音,甚至一度像消失了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个曾风靡华语乐坛,一度登上成就顶峰的才子突然之间去哪了?对于大多数到达一个事业顶峰的人而言,突然的“消失”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但朴树这么做了。朴树这十年都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所有的选择和经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韩寒,年少成名,一路像脚踩风火轮一般,从少年作家到赛车冠军,从人民公知到杂志主编,从「ONE·一个」老板到电影导演,看起来顺风顺水,把自己吹过的牛逼一一实现,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通通做遍,俨然一个人生赢家。但“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让你看到的”,人们看不到的,或许包括了韩寒上北京那四年的蛰伏,或许包括了《独唱团》的无奈,或许包括了“方韩大战”的质疑,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这样的大概,却无法知晓这些大概背后的细节里,他都经历了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而两个人如此这般的经历,大部分都浓缩在了《平凡之路》这首歌里。不是说将经历浓缩成了故事,而是将经历融化成了一句句歌词和音符。
其中有这么一段歌词我非常喜欢: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两个人都曾经历过徘徊,两个人都天生骄傲,曾经沸腾过,也不安过,沉默过,在路上过,都已成为过往,成为故事,却并不在乎,是否在听。
我并非音乐领域专业人士,不好去评价歌曲的音乐属性如何,但也忍不住想说两句自己的感受。整首歌曲的曲风是新鲜的,但却又是非常朴树的。从前奏的缓缓流淌,到高潮段的大声歌唱,再到结尾处的平和。似乎是中规中矩的编曲风格,但我们却能在鼓点、贝司声中,听到十年之前的那个朴树,在《傲慢的上校》里那样,在《Colorful Days》里那样,在《傻子才悲伤》里那样,一股骄傲,一股不屈,一股执着,一股坚强在迸发。加上朴树一如既往的清澈声音,整首歌曲让人在糙感中体味干净。
仅从目前的预告片和相关影像看来,《后会无期》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而这部在路上的电影,充满了砂石路、柏油路、沙漠、荒岛等质地粗糙的元素,使得整个电影的质感,在我看来,就是光脚踩在路上的感觉。
《平凡之路》这首歌本身,歌词上唱出了朴树的、韩寒的、你的、我的、他的、大部分人的“经历”,令人不禁联想自己,联想自己走过的路,经历的种种,然后感动。
我在上班路上看到韩寒微博发出这首歌曲,立即打开试听,然后单曲循环十几遍,在听到大概第六遍的时候,公交车缓缓穿过这座繁华的城市,我眼眶湿了。不是装逼,不是矫情,而是,这首歌让我想起了自己,在路上的那些时光,到北京的那些岁月,其中所经历的,我能体会到,而这首歌刚好触碰到了内心,激发出了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是被击中的感觉。
(责任编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