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和告别哪一样更需要勇气?

林林林林林林问: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就觉得七夕是个属于告白与告别的日子。上个月刚刚毕业,毕业那天也没敢把告白对他说出口,散伙饭那天因为总执着地觉得以后还会见面,所以也没说再见。我想问问,你们觉得告白和告别哪一样更需要勇气?

@刘音希答林林林林林林:

这个关于告白的故事有点长。

主人公是我大学同学,叫杨天,他外表算得上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家里早早给买好了车和房,前年结了婚,现在儿子已经会说话了。还不到25岁,就好像已经把一辈子该努力的事情提前完成了一大半,也算是人生赢家吧。

但我要说的杨天的故事发生在九年前。那时候他刚上高中,入学没多久他就注意到了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其实只是很偶然的,他在回教室的时候随意往别的班级里一瞥,看见一个女生在给饮水机换水。女生瘦得像是营养不良,可是把水桶举起来倒是很轻松,转过身的时候,还冲愣在走廊里的杨天笑了笑。

后来杨天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他喜欢那个女生,可那个女生却不知道,一直到高中毕业都不知道。一直到2008年,大部分人想起那一年会想起奥运会,还有一部分人会想起汶川地震。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年出了一场非常严重的铁路事故。那时候还没有人用智能手机,也没有微博微信,最快知道新闻的方式是每天移动送的三条手机报。我是在寝室看见那条新闻的。70人死亡,416人受伤。而杨天暗恋的女生就在那趟列车上,伤亡最严重的那节车厢里。他后来告诉我,出事的时候是凌晨,女生应该是在睡梦里就走了。

所有的假设他只在喝得烂醉之后跟我讲起过一次,而之后我们谁都没有再提起过。女生是坐那趟车去看在青岛的男朋友,两个人也才刚认识不久,而如果杨天能有勇气早点告白的话,女生也许还有活着的可能。可现实是他知道他喜欢她,他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他喜欢她,可她却不知道,完全不知道,一直到死。

“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8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脱线。”我后来把这条新闻看了太多次,以至于能背下来。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从未谋面的人感到悲恸与遗憾。她还太年轻,还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怀着胆怯和惶恐爱了她整个青春的人。这个不敢开口告白的人最终竟然也会敢于告别过去,重新爱上谁。

表面上来看,我们害怕告白,是在担心失败之后难免就成了告别。好像说到底也是在怕告别。只是告别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告别,告别日升月沉朝云晚霞,告别过期的情话逝去的恋人。而告白更像是人类几经进化才能拥有的举动,因为爱既是软肋也是铠甲,押上所有好的坏的,去赌对方能听自己说完。其实叫人害怕的是未知,就像打针叫人害怕的永远是擦拭酒精棉的那几秒钟,真的扎了进去小孩子都不会一直哭。告别是面对已知的结局,叫人担心的是之后的事情。而告白是面对不可控的开端,需要更多勇气吧。

如果这样还不是很有说服力的话,那最后就讲讲我自己吧。在去年年初「一个」的下载量就有一千多万,今年起码接近两千万。我在「一个」上面一共发过五篇文章,虽然大部分都是小说,但里面藏了许多真实的片段。就算「一个」活跃用户只有三成,那也有将近六百万人读过我和你的过去,包括我和你说过的话,我和你去过的饭店,我和你发生在想象里的旅行,我做过的关于你的不愿意醒来的梦。你们看,我现在敢在这么多素昧平生的人面前说出第二人称,并不是因为我多有勇气,是因为我想要告白的那个人并不在意我是不是会写小说,也不看「一个」而已。

告白真的是全天底下最需要勇气的事情了,所以我到现在还是不敢。可我觉得这只是早晚的事罢了,也真希望所有明明有千言万语但是又不敢开口的人能马上去告白,这样才证明我们可以因为爱什么都不怕。

马上就去把患得患失的沉默换成“我想你”吧,毕竟人生苦短,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通知:8月3日(周日)15:00,我们将在贵州西西弗书店•贵阳城文店(贵阳市延安东路8号城文新地2楼)举办「ONE•一个」书系第四辑《不散的宴席》文艺分享会。签售嘉宾:陈谌+方慧+蒋话+刘音希+ONE团队。详情请见首页第四屏间页海报及@一个App工作室。】

(责任编辑:金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