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难还是做坏人难?

楠梓问:是做好人难一些还是做坏人难一些?

@知心大妈没头脑答楠梓:

说实话这是个很沉重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短短的几百字比我写一篇万字小说都要煎熬。

初中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全班同学都去上体育课了,仅有一个女孩因为生理期痛,没有上课。回来后,有人边翻包边大声疾呼:我的钱包丢了!有小偷!

全班哗然,视线不知不觉间就瞄准了一个没有去上课的女孩,原因很简单,她是唯一一个留下的,而且家境不好,不善言辞却很喜欢发表意见,让人认为她很爱表现,所以不少人都厌恶她,可每次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的声音却小如蚊蝇,甚至紧张时还会结巴:“额~额~额~这个~那个~”那紧张顺从的模样就像极了电视里带着镣铐的罪犯。

班主任做了一件事情,在第二天的大课间,全班都没有休息,班主任一脸肃穆地走进门,怀里抱着个垃圾桶,脸色阴暗如乌云低沉。敲敲教鞭:“偷东西这件事情,希望这个同学能自己自觉点,要是闹到派出所就不好看了,以后就要进劳教所,出狱了也有案底,你们认为是谁,就写到纸条上,扔进垃圾桶里。”

于是这次看起来公正的选举,就在一团团揉得皱巴巴的纸条间进行,班主任为了让气氛看起来庄严压抑,给“罪犯”以震慑,还叫靠窗的同学都拉上了窗帘,不交代出“罪犯”是谁就不许放学。就像上帝拿一个钢戳在你的额头戳了个钢印一样,似乎逃不开命定,起先还有人犹疑地东张西望,不敢确定,但最后拖至1个多小时到全班精疲力竭时,有一大半的人,都在黑暗的氛围里伏头写下了女孩的名字……

这故事似乎没有结局,因为我一直都记得那种冷漠到恐怖的气氛,一群人的双眼像探照灯似的想要揪尽每个人的灵魂,就像秃鹫想啃食掉他人身上的最后一丝肉屑以自保。

六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我们才知道,原来是班里的几个小混混把钱包藏起来了,完全是一场恶作剧。当初同学们未必就一定觉得那个小女孩是小偷,但只要指认那个小女孩,就可以早点放学。后来有同学这样评论这件事:有时候,做好事成本很高,做坏事成本却很低。

19岁我大二退学,一个人游走了中国四五十座城市,在成都的流浪动物收容站见到了两个大妈,六十来岁,为了照顾流浪的猫猫狗狗把自己的退休金倾囊掏出,结果却被邻居投诉、家人嫌弃,最后两个人只有被迫领着四五十只流着疮液的瘸腿瞎眼猫狗借居到郊县一个很偏远的,门前留臭水,门口是菜田的地方……

我依然记得当时一个大妈捶着腰和我说:实在太累啦,可是不管这些动物又不忍心。但是她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她真是遭罪啊!对,当一个好人被逼迫到无人理解,以致自身难保的地步,她也会有所纠结,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所以我想,做好人难还是做坏人难呢?至少坏人不会这么自我质问,自我惩罚地拷问自己。

人不去拷问内心就不会痛苦。坏人还会有一群人去庇护他们,可好人什么时候都是单打独斗,自我纠结,再自我成全,所以这是艰难的。

做好人不难,但要被他人一辈子标榜成好人很难,他人总希望别人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并奉之为精神偶像,好人如果做了100件好事,做一件在大众眼里看来离经叛道的事就会被辱骂,但坏人做100件坏事,只要做一件好事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值得点赞,我们的舆论对好人很苛求。我为什么强调奖惩呢?我知道有见义勇为的人,如果没有媒体报道,他们就算死了也只是默默地死了,他们的家人谁来照顾?当然会有人说,既然你见义勇为了你就不要去索求回报,因为这样不道德不符合英雄形象,我们的社会就是如此,好人做事就算背挨十刀也要忍得理直气壮雄纠纠气昂昂,如果你叫屈或者退缩了反会挨骂,这也是做好人难的原因。

 

(责任编辑:赵西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