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热爱中国的“歪果仁”愉快地玩耍?

Tschou问:都说语言里面中文算是最难学的,但现在越来越多老外中文讲得特别好,据说广东地区很多黑人粤语说得麻溜麻溜的,想知道这些长期呆在中国的老外是不是都很好相处?他们平时都如何生活呢?

曾良君答Tschou:

我之所以在万千老外中能和Nick认识,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带纯正京味的那种,我都不行(废话,因为我不是北京人)。总之Nick是老外中战斗力极高的稀少品种。
十年前Nick还是一个明尼苏达州的普通热血青年,但他的老家太安逸,不适合一个英雄人物的成长,于是他决定来到风起云涌而又遥远神秘的东方——中国,尽管那时候他一个中文都不会说,也就来了,和所有热血漫画的男主角一样,没头没脑,浑身上下充满了奇怪的活力,看见未知世界就一猛子扎进去。
据Nick自己说,学了两个月的中文就已经能日常交流了,反正买东西是足够了,还可以砍个价呢!那岂不是就学会了中文精髓的三分之一吗?剩下的三分之二分别是和丈母娘打太极、和上司扯皮……Nick简直就是老外中的战斗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安分守己又喜爱到处浪的人就是比较有语言天赋,待在家里背红宝书做题是没有前途的。

后来他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跑去做了电视剧、电影翻译,“真的,我混得风生水起,我超厉害的!”他这样说,看起来中文确实学得不错,我就没见过哪个老外可以这样活泼可爱地表达自己想法的。
Nick时常颇有感触地说道,啊,学中文好啊,妈妈再也不担心别人骂我听不懂了,啊,学中文好啊,可以满大街骑自行车瞎溜了,啊,学中文好啊,终于可以好好地看(盗版)日本漫画了!
我问他,喜欢学了中文到处浪也不一定非要做电视剧、电影翻译啊,Nick说,啊呀,你不知道,看见那些乱翻的字幕我快要被气死了,外国人看中文电影的时候经常看不懂字幕,对中国文化有种保守的偏见。
那你觉得中国文化不保守吗?我反问他,问完发现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无论他回答什么,我也无从判断,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中国文化保守与否,时至今日,感觉中国一切都是保守的,一切又都是不保守的,这是最坏的年代又是最好的年代。
结果他这样回答道,我希望推翻中国太保守的文化,把中国最自由、最不受重视、最牛逼的东西都拽出来给世界看,让中国以其得名,再由其名气让中国重视这些!
简直要跪了,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要弘扬中国的文化,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我从来都认为这些是离我很遥远的东西,他倒是较起劲来了。
我恨不得给他送一块匾,上书“当代白求恩”。

Nick喜欢叽叽喳喳他曾经的作品,比如《铜雀台》比如《不二神探》还有之前的《孔子》。他说,怎么样,你有没有觉得这些电影的字幕和一般的字幕不太一样?
我说,没有啊。
他说,怎么会没有呢,你好好感受一下。
我说,就算再怎么想,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大概和我没看过这些电影也有一些关系吧。
Nick说,呵呵。
我说,Interesting。

Nick在北京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大概过一阶段在这里玩耍结束后也是仍然要回到北京的,作为一个北漂,他极爱融入当地生活,看漫画、看电影、泡夜店瞎聊天我就不说了,最让人震惊的是他热爱使用陌陌。
陌陌是一个好App——Nick题字。
对此我的回应是Interesting,他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作为一个老外,他和别的老外一样非常喜欢到处旅行,我告诉他,这叫到处“浪”,来跟我念,了一昂浪。
Nick说,真的,国外中国人超多的,我这种会说英文的中国通,可以全世界跑没有语言障碍,超赞的,nice。
我点点头,不悲不喜。
最近他在给《北京青年》翻译中文字幕。你看过吗?他照旧要这样问我。没有,我挠了挠头。
你不行,你对中国文化了解太少了,不接地气,跟不上潮流。
我这样被一个美国人批评道。
我会努力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我谦虚地说。
我会帮助你的,他又说,毕竟我是个中国通。
我陷入了漫长的沉默,哎,你们热血青年都这样吗?
怎么了?
没什么,我说,就是有些想当反派了。

(责任编辑:贺伊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