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文字工作对成为一名作家有帮助吗?

花落无期问:如果想成为一个作家,从事与文字相关的职业是不是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有优势?

唐旭答花落无期:

作家是个很大的词,已经带“家”了。按战斗等级表划分的话,起码得是:初学者—文学爱好者—写作爱好者—业余作者—作者—作家—知名作家—诺奖作家—作师—作王—作皇—作帝—作神—作仙—作天—作死……

基本就是这么个战斗序列。

对于你说的“成为一名作家”,我的理解是要讨论“写作爱好者”到“业余作者”这一级别的。因为真正开始卖字撰文的人,应该不会提出这类问题。

所以以下讨论仅仅在“写作爱好者的职业对其成为业余作者是否有影响”这种中低水平上讨论。

我的结论是:对写作爱好者来说,职业与写作之间并没有多大关系,但也不能简单地说毫无关系。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两个部分,其一是素材,其二是写作技巧。

创作的素材来源广泛,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是素材积累的过程,游历五湖四海广交天下朋友,也是素材积累的过程。报社作协等机构常常组织成员去“采风”“体验生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以素材积累方面,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只要你与这个世界有交流,有感悟,那就足够了。

写作技巧是另外一回事。

文学作品是艺术作品,同为艺术作品的绘画、音乐、雕塑,都需要大量的技巧练习。写作也一定需要技巧,就如唱歌、绘画、舞蹈一样,只不过这种技巧与日常的说话交流思考联系得太紧密,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对于写作技巧的磨练。

我们身边的朋友有人非常擅长讲笑话,同一个笑话他讲出来就会笑翻桌,而我们在酒桌上讲起来别人只会呵呵两声。这就是在叙事技巧上的差距。当然也有人自己就是那种特别会讲故事的人,可当他们把自己讲的故事写到纸上的时候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表演技巧和叙事技巧之间的差别。

我们看郭德纲的《话说北京》,如果你没有听过相声只看这本书的话根本看不进去,就是因为他只是把台词整理成了文字,缺失了大量的表演信息,需要读者脑补,整套文字读起来就不连贯了。

啰嗦这么多就是想说,写作的技巧还是很重要的。比如文章的结构,词汇的选择,叙述模式的变化。这些技巧的磨练,除了有天赋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大量的练习,而大量的练习势必用大量的时间。作为普通人,努力活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工作一天结束后还能精力充沛地拿出三四个钟头来培养另一门兴趣爱好,实在是太过奢侈。所以,如果从事一份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就可以顺便磨练自己的技能,还可以在工作中实践,更重要的是会有许多前辈亲身指导。

熟能生巧,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说,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可以让创作的道路事半功倍。

当然以上都只是针对普通的文字匠说的,真正的大师级人物,逆天改命的妖怪,是不需要理会这些的。
 

(责任编辑:郭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