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写书有稿费吗?
阿宥问:我国古代的作者写作有稿费吗?
@LIM小短 答阿宥:
“古代”实在好长啊,好歹是上下五千年,实在没法一概而论。从甲骨文至清朝末年,我觉得要以印刷术的繁荣做分水岭:在印刷术繁荣之前我们一般提到的作家:曹操、陶渊明、王安石、苏轼……光听名字也知道了,除了柳永之外基本不是官一代就是官二代,陶渊明虽辞官做了隐士,但那年头做官也是讲究身份的,人家其实是个没落贵族,辞官之后其实还有田地和仆人……不然怎么“悠然”见南山?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学是达官贵人们才玩得起的东西,跟古希腊一样你得有钱有闲才能抒发思想和情怀,一般人忙着耕田种地实在没空,再说识字的估计也没几个。要说文化的繁荣,我们都知道是唐宋元明清,但在此之前有没有民间文学?我觉得可能有,但遗憾的是我国诸多皇帝们都有烧书的爱好,所以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都成了谜。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要问啦,既然如此,那么《诗经》之类的是怎么来的?
傻孩子,那个时候纸还没有发明,东西都是写在青铜器或竹简上的,翘辫子之前陪着一起殉葬,烧不掉啊……
现在看来唐代对文学的贡献最大,其实我们都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高宗皇帝的老婆——武后,也就是武则天!我们都知道高宗比较挫,一步步被老婆抢了权力与地位,没过多久就挂了,武则天就自己接管了国家。
即便是现在女性做了最高领导人也能上新闻头条,就更别提那个时期了。老太太虽说当了皇帝,但位子也坐得不太安稳,唯恐哪一天就被人搞死了。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皇宫基本是家族企业,当官儿的基本都是亲戚,武则天心想这样可不行啊,得换成自己的人才行。但名门贵族基本都在这儿了,还能怎么办呀?武则天就把视线放到了草根阶层——于是,作文就这样诞生啦!
作文跟现在的高考差不多,给你一段话或一个题目,让你写篇文章。不难猜测武则天的目的:想通过作文看出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治国办法,然后从中挑选自己的心腹。大家一看卧槽作文开始加分了,肯定得好好写作文啊!于是,文学终于自上而下地普及了……
这个时候文化繁荣起来也是理所应当的,想想看,一大堆文艺青年每年在同一时间出现在长安……堪比当年新概念大家扎堆于上海,社交圈和文学盛世就此到来。当年的李白就是这么红起来的。
李白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职业”作家,同一时期孟浩然虽然写诗,但人家其实是靠地产赚钱的。李白呢,则是靠被包养。他整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到处求人给钱给吃给住给买酒,偏偏很受欢迎,所以从来不差钱。《将进酒》我们都会背: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后面几句都被人遗忘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几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老大你干吗总是说我穷啊?快点买些好酒咱们一起喝几杯!什么名贵的马啊貂啊都换成酒吧,喝死一个是一个!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这位酒仙的酒都是蹭了来的,李白简直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创始人+模范样板,真是太机智了!
通过李白我们可以得知,早年有不少作家都是靠资助活下来的,才华折现——其实跟稿费的概念也差不多。
紧接着大唐盛世结束,迎来了古代文艺的巅峰时期:宋代。
宋代时期印刷业已经开始繁荣了。但即便是这个时期写作的人多半都还是高级阶层,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柳永。
柳永作为我国最知名的夜店达人之一据推测是靠夜店从业人员养活的,专家们甚至推断经柳永书写过的妓女可以身价翻倍,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期的妓女都是歌妓,歌妓唱歌得有词啊!柳永呢,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作词人,拿词来换生活费也是理所应当,身为一个夜店大咖,他的题材当然也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于是让我们知道了古人的私生活。
同时印刷术逐渐繁荣,“作家”这个职位才算是正式进入历史舞台,印刷术在南宋时期繁荣,还是得说因为宏观经济好,人民都富裕啊,所以可以抽烟喝酒烫头……吟诗作画取乐,当时的印刷业跟现在一样有官方和民间两种,官方的有四级真题、黄冈高考题集(科举应试书)等等……这个不用多说了。
民间印刷则比较热闹,除了经典名著(《资治通鉴》《三字经》)之类还有各类佛经和文集。出版盛行后当然会冒出来一大堆的作家,毕竟有钱赚了呀!但遗憾的是那个时候盗版已经开始猖獗,作家赚钱不多,日子还是比较清苦。
紧接着宋朝灭亡,元代开始,这个时期文艺界最大的变化就是:艺术走向了民间!!!
为什么呢?因为到了流行歌曲和戏剧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上面我们说了以前文化神马的都是奢侈品,白丁不识字啊!看个毛线的书!!!但戏剧不一样啊,有人演、有人唱,就算不识字大家也看得懂,于是“剧作家”这个职业出现了!有人编故事,有人演,有人导,还得有场地……总不能不收钱吧?人民群众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于是纷纷买票打赏,从此过上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生活。
因为受众不同,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文学内容也一改严肃脸,开始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三俗时代。想想看,看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呐?你跟他讲亡国什么这个之治理那个人性啦大家哪里听得懂,大家纷纷呼喊:“我们要看床戏!”于是就有了《西厢记》;“我们要看打架!”于是就有了《水浒传》;“我们要看奇幻!”于是就有了《西游记》……
……以上都是我顺口一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不过大致的经过就是这么回事,文艺从贵族走到了民间,七情六欲的表达才顺势而出。同时“故事”取代了诗歌成为主流,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到了明朝,已经是小说的天下了,要知道四大名著里有三大都出现在明朝,再加上《西厢记》、《金瓶梅》等等重量级作品,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文学多么繁荣。那个时候为了钱写作的人已经不少,可见养活自己还是OK的。但遗憾还是书商赚钱比较多,尤其沿海一带,已经出现了好多靠出版发家的土豪,相比之下作者们日子还是过得很清苦,但活下去总是不成问题的。
到了清朝中国文学就彻底爆表了,毕竟几千年已经积压了下来,诗歌、词、曲、戏剧、小说、散文……所有的文体都有了,只等着人发挥了。但乾隆愣是搞了个文字狱出来!一时间又搞垮了出版业。
然而那个时期禁已经不好禁了,尤其是那时候中国国土面积也跟着爆表,压根管不住。图书行业不仅私底下繁荣着,还开始远销海外。有证据显示早在清朝时期中国的图书就已经出口到了日本、朝鲜(那时候南朝北朝还未分家)、越南等地,为钱而写作的作者也已经不胜枚举。
但与此同时也开始有人厌弃为钱写作这种事,最著名的当属曹雪芹和吴敬梓。曹雪芹的家被乾隆搞垮之后就开始默默地回忆当年的盛世,默默地写起了《石头记》,写完了也不出版,只在小范围之内流行。吴敬梓则是个富二代,也是家族没落之后开始写小说。这两人都是前贵族,瞧不上为钱写书这种事,作品不用讨好市场,自然高雅端庄。
同时清朝繁荣了一个新职业,叫做“说话人”,简单说来就是用唱或者说的形式把小说讲出来,“唱本”这个文体就是这么来的。说话人在我国各地搞出了各种东西,苏州是昆曲、厦门是歌仔戏、潮汕有梆子戏……说话人的故事讲得好了也有赏钱拿,同时为了故事好听免不了二次创作,很多古典名著到现如今我们都分不清究竟哪些是被改编过的、哪些是原著,因此说话人也算是作者。
历史太长,一时间说不完,就此打住吧。
总结一下:
1:我国古代的作者是有钱赚的,但并不多;
2:绝大部分作者都是富一富二代、官一官二代,靠写作维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兼职,比如苏轼;
3:职业作家寥寥可数,李白算一个,柳永也算一个;
4:除了靠出版,题字、写序、卖手稿、卖画等等,也都是可以赚钱的,比如袁枚、唐伯虎;
5:为钱写作的,有,蒲松龄可以算一个;
6:四大名著里有三大作者几乎不详,有没有钱赚更不知道了。曹雪芹是唯一确认作者的一个,遗憾的是他没有赚到……
至于为什么写?跟现代一样,是为了抒发对生活的不满,或者感悟一下人生而已。清朝末年的文学进入了一个黑历史时期,为了黑政府和社会真是极尽所能,各种荒诞、变态、夸大其词、神经质,说到底还是因为过得不好,想骂得华丽一点,于是搞出来了一大堆小说花样作死。即便是现代许多人在网上写段子或帖子的原因其实也不外如此:为了爽,为了high,为了祖国下一代(别理我我就是凑个押韵……)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学是达官贵人们才玩得起的东西,跟古希腊一样你得有钱有闲才能抒发思想和情怀,一般人忙着耕田种地实在没空,再说识字的估计也没几个。要说文化的繁荣,我们都知道是唐宋元明清,但在此之前有没有民间文学?我觉得可能有,但遗憾的是我国诸多皇帝们都有烧书的爱好,所以在此之前的“文学”作品都成了谜。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要问啦,既然如此,那么《诗经》之类的是怎么来的?
傻孩子,那个时候纸还没有发明,东西都是写在青铜器或竹简上的,翘辫子之前陪着一起殉葬,烧不掉啊……
现在看来唐代对文学的贡献最大,其实我们都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高宗皇帝的老婆——武后,也就是武则天!我们都知道高宗比较挫,一步步被老婆抢了权力与地位,没过多久就挂了,武则天就自己接管了国家。
即便是现在女性做了最高领导人也能上新闻头条,就更别提那个时期了。老太太虽说当了皇帝,但位子也坐得不太安稳,唯恐哪一天就被人搞死了。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皇宫基本是家族企业,当官儿的基本都是亲戚,武则天心想这样可不行啊,得换成自己的人才行。但名门贵族基本都在这儿了,还能怎么办呀?武则天就把视线放到了草根阶层——于是,作文就这样诞生啦!
作文跟现在的高考差不多,给你一段话或一个题目,让你写篇文章。不难猜测武则天的目的:想通过作文看出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治国办法,然后从中挑选自己的心腹。大家一看卧槽作文开始加分了,肯定得好好写作文啊!于是,文学终于自上而下地普及了……
这个时候文化繁荣起来也是理所应当的,想想看,一大堆文艺青年每年在同一时间出现在长安……堪比当年新概念大家扎堆于上海,社交圈和文学盛世就此到来。当年的李白就是这么红起来的。
李白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职业”作家,同一时期孟浩然虽然写诗,但人家其实是靠地产赚钱的。李白呢,则是靠被包养。他整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到处求人给钱给吃给住给买酒,偏偏很受欢迎,所以从来不差钱。《将进酒》我们都会背: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后面几句都被人遗忘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几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老大你干吗总是说我穷啊?快点买些好酒咱们一起喝几杯!什么名贵的马啊貂啊都换成酒吧,喝死一个是一个!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这位酒仙的酒都是蹭了来的,李白简直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创始人+模范样板,真是太机智了!
通过李白我们可以得知,早年有不少作家都是靠资助活下来的,才华折现——其实跟稿费的概念也差不多。
紧接着大唐盛世结束,迎来了古代文艺的巅峰时期:宋代。
宋代时期印刷业已经开始繁荣了。但即便是这个时期写作的人多半都还是高级阶层,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柳永。
柳永作为我国最知名的夜店达人之一据推测是靠夜店从业人员养活的,专家们甚至推断经柳永书写过的妓女可以身价翻倍,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期的妓女都是歌妓,歌妓唱歌得有词啊!柳永呢,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作词人,拿词来换生活费也是理所应当,身为一个夜店大咖,他的题材当然也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于是让我们知道了古人的私生活。
同时印刷术逐渐繁荣,“作家”这个职位才算是正式进入历史舞台,印刷术在南宋时期繁荣,还是得说因为宏观经济好,人民都富裕啊,所以可以抽烟喝酒烫头……吟诗作画取乐,当时的印刷业跟现在一样有官方和民间两种,官方的有四级真题、黄冈高考题集(科举应试书)等等……这个不用多说了。
民间印刷则比较热闹,除了经典名著(《资治通鉴》《三字经》)之类还有各类佛经和文集。出版盛行后当然会冒出来一大堆的作家,毕竟有钱赚了呀!但遗憾的是那个时候盗版已经开始猖獗,作家赚钱不多,日子还是比较清苦。
紧接着宋朝灭亡,元代开始,这个时期文艺界最大的变化就是:艺术走向了民间!!!
为什么呢?因为到了流行歌曲和戏剧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上面我们说了以前文化神马的都是奢侈品,白丁不识字啊!看个毛线的书!!!但戏剧不一样啊,有人演、有人唱,就算不识字大家也看得懂,于是“剧作家”这个职业出现了!有人编故事,有人演,有人导,还得有场地……总不能不收钱吧?人民群众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于是纷纷买票打赏,从此过上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生活。
因为受众不同,所以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文学内容也一改严肃脸,开始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三俗时代。想想看,看戏的都是些什么人呐?你跟他讲亡国什么这个之治理那个人性啦大家哪里听得懂,大家纷纷呼喊:“我们要看床戏!”于是就有了《西厢记》;“我们要看打架!”于是就有了《水浒传》;“我们要看奇幻!”于是就有了《西游记》……
……以上都是我顺口一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不过大致的经过就是这么回事,文艺从贵族走到了民间,七情六欲的表达才顺势而出。同时“故事”取代了诗歌成为主流,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到了明朝,已经是小说的天下了,要知道四大名著里有三大都出现在明朝,再加上《西厢记》、《金瓶梅》等等重量级作品,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文学多么繁荣。那个时候为了钱写作的人已经不少,可见养活自己还是OK的。但遗憾还是书商赚钱比较多,尤其沿海一带,已经出现了好多靠出版发家的土豪,相比之下作者们日子还是过得很清苦,但活下去总是不成问题的。
到了清朝中国文学就彻底爆表了,毕竟几千年已经积压了下来,诗歌、词、曲、戏剧、小说、散文……所有的文体都有了,只等着人发挥了。但乾隆愣是搞了个文字狱出来!一时间又搞垮了出版业。
然而那个时期禁已经不好禁了,尤其是那时候中国国土面积也跟着爆表,压根管不住。图书行业不仅私底下繁荣着,还开始远销海外。有证据显示早在清朝时期中国的图书就已经出口到了日本、朝鲜(那时候南朝北朝还未分家)、越南等地,为钱而写作的作者也已经不胜枚举。
但与此同时也开始有人厌弃为钱写作这种事,最著名的当属曹雪芹和吴敬梓。曹雪芹的家被乾隆搞垮之后就开始默默地回忆当年的盛世,默默地写起了《石头记》,写完了也不出版,只在小范围之内流行。吴敬梓则是个富二代,也是家族没落之后开始写小说。这两人都是前贵族,瞧不上为钱写书这种事,作品不用讨好市场,自然高雅端庄。
同时清朝繁荣了一个新职业,叫做“说话人”,简单说来就是用唱或者说的形式把小说讲出来,“唱本”这个文体就是这么来的。说话人在我国各地搞出了各种东西,苏州是昆曲、厦门是歌仔戏、潮汕有梆子戏……说话人的故事讲得好了也有赏钱拿,同时为了故事好听免不了二次创作,很多古典名著到现如今我们都分不清究竟哪些是被改编过的、哪些是原著,因此说话人也算是作者。
历史太长,一时间说不完,就此打住吧。
总结一下:
1:我国古代的作者是有钱赚的,但并不多;
2:绝大部分作者都是富一富二代、官一官二代,靠写作维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兼职,比如苏轼;
3:职业作家寥寥可数,李白算一个,柳永也算一个;
4:除了靠出版,题字、写序、卖手稿、卖画等等,也都是可以赚钱的,比如袁枚、唐伯虎;
5:为钱写作的,有,蒲松龄可以算一个;
6:四大名著里有三大作者几乎不详,有没有钱赚更不知道了。曹雪芹是唯一确认作者的一个,遗憾的是他没有赚到……
至于为什么写?跟现代一样,是为了抒发对生活的不满,或者感悟一下人生而已。清朝末年的文学进入了一个黑历史时期,为了黑政府和社会真是极尽所能,各种荒诞、变态、夸大其词、神经质,说到底还是因为过得不好,想骂得华丽一点,于是搞出来了一大堆小说花样作死。即便是现代许多人在网上写段子或帖子的原因其实也不外如此:为了爽,为了high,为了祖国下一代(别理我我就是凑个押韵……)
(责任编辑:赵西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