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答读者问

路明,大学物理老师,资深驴友。「一个」常驻作者,陆续在「一个」上发表《名字和名字刻在一起》《与君生别离》《有一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关于浪漫》《睡不着》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说人话,不鸡汤,文质朴素,行者无疆。

@后排的路明 答读者问:

@喃栎:大学应该怎样过才不失为虚度?
路明答:找到热爱的事情,学会有用的知识,或者和喜欢的人一起虚度。

@泡椒未老:认为大学谈恋爱是必须的吗,对那些做了四年单身狗的同学想说点什么。
路明答:恋爱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必须的。只有在遇见那个人的时候才成为必须。

@蚊字血记:你的学生颜值水平如何?
路明答:从讲台上一眼望去,颜值普遍高。大概长得不好看的都在趴着睡觉。

@殿菲在下:物理老师是什么样的存在?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学生?
路明答:“路老师,我挂了,重修还跟你混。”
“路老师,好喜欢您的课,每次我都坐第一排中间。经过您一个学期的教导,我的大物成绩从上学期的95提高到了84。”
“哪位同学帮忙拿一盒粉笔?”“我去!”
“哪位同学帮忙擦下黑板?”“我擦!”

@哪壶不开你继续烧: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人叫您男神?那是怎样一种体验?
路明答:有一次刚开学,中午在食堂吃拉面,听到旁边有个妹子气愤地说:“听说路明是男神,老娘才去选他的课。今天上课一看,男神有长这样的吗?!”我喝了一大口面汤,然后把头深深地埋在面碗里。

@LoveLifeGoahead:用物理知识聊聊写作。
路明答:还是用生物知识聊吧。一直觉得,好的文字像DNA,一旦获得了生命,就会自我复制,会跋山涉水。

@拿着金箍棒的林妹妹:路老师写作初衷是什么?
路明答:纪念那些相遇和离别。

@行走路上的NumberOne:理科生如何写好文字?
路明答:很多文字高手都有着理工科背景,鲁迅、冯唐学医;王小波学物理;东野圭吾曾是电子工程师;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是牛津大学的一位数学讲师;《质数的孤独》的作者保罗·乔尔达诺则是一名意大利粒子物理学博士。
我始终认为,作家不是在中文系培养出来的,作家是自我觉醒,自我发现,然后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薛小球是只小怪兽:是什么促使你决定开始拿起笔(架起键盘)写作的?
路明答:其实从小就喜欢瞎写,但我从未觉得写作是件有些了不起的事。后来我读了九年物理(四年本科,五年硕博),除了实验报告、论文、情书,几乎不写东西。
有一年去西北支教,然后一个人旅行,行走在日复一日的苍凉里,埋藏在心中的诗句被一个个古老的地名唤醒:凉州、阳关、玉门关、居延、轮台、楼兰……我才意识到,原来从未忘记。
我的阅读习惯还在,欣赏能力还在,文字感觉还在,但很快就要不在了。我买了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以类似“抢救大熊猫”的心态开始写作。旅行结束的时候,写满了七本。

@独立世界的来者:刚开始走写作这条路是辛苦的吧?我也才刚起步,能分享一下经历吗?
路明答:起初只是出于兴趣而写,没想过投稿或发表,所以不觉得辛苦,也没有压力。
后来机缘巧合,有篇关于弄堂生活的文章登在某大报的副刊,主编告诉我,当时所有的编辑都夸我写得好,只有一个人说:这个路明,以后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了,他已经把他的生活积累写完了。
当我懈怠的时候,烦躁的时候,想放弃的时候,会想起这句话。
今天,我想谢谢那个人,是他给了我写下去的决心。

@晏秋_Donal:文章的素材都源于生活吗?
路明答:不是,都是我解方程求出来的。
 

(责任编辑:金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