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当烂好人?
奥斯卡王问:我不善于拒绝,别人要我帮忙,有时内心挺排斥的,但依然会想办法去满足对方的要求,怎么样才能不当这样的烂好人?
@传说不等于事实 答奥斯卡王:
曾经,我就是这样的人,可现在,我不是了。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的是曾经看过的现在就在我的书桌的一本名为《九型人格》的书,不知道你看过没有,个人觉得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书籍当中比较好的一本,在这里真诚推荐下。
在书中,作者将人的性格主要特征分为九个不同类型,分别是: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
如果我的感觉和经验没错的话,请允许我推测你的性格偏向给予者和调停者。
这两种性格的人有两个很大的特征:1.他们喜欢通过给予来维持或者强化与身边的人的关系,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只要有一些什么要求,只要是他们能够办得到的或者是不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的,为了不让对方失落,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答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知道原来别人是需要他们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到安全感。
2.他们很害怕和身边的朋友发生一些矛盾,也害怕身边的朋友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在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冲在第一线,去寻求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即使矛盾双方都像没什么事一样,有点类似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可是在他心里,如果他能够解决这个矛盾,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当然了,他所希望的不过是身边的人和和睦睦地生活着。
啰嗦一句,上面说的这两个特征,相信许多人都有,只是这两种性格的人程度深些。
所有的性格都可以找到其发芽、成长的原因。
以前的我,我就是给予者和调停者的综合体,认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定义。所以,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除非是实在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即使我已经意识到这个事情是我办不了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会答应,仅仅是因为我害怕我拒绝别人的要求而会使别人失落,更会害怕因为我没有去帮助我的朋友,而导致我的朋友会认为我不够朋友,这样的结果是和我对我生命的意义的定义相违背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在别人看起来是特别好的人,大家特别愿意找我帮忙,我看起来也是那么喜欢帮助别人。自然而然,我在班上的人缘很好,用《士兵突击》里面成才离开钢七连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我以为我没处下全连的人也处下了半个连的人。直到后来才明白,许多事情其实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光鲜。
在此,容我小小地装一下B,在那时候,在下在全班最受欢迎的评比中,毫无疑问当选了。
当然,更加显而易见的是,当我在为身边的朋友的大大小小的事焦头烂额的时候,身边的人已经成长许多了,慢慢的,他们把我甩在了身后。而且一味地去委屈自己意愿干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既浪费时间,也让自己很疲累和烦躁。最让你不爽的是,一旦你被别人贴上了一个好人的标签,那么你就是一个喜欢无条件帮助别人的人,你所做的许多事情就是应该的。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狂,想着起来反抗,但是你才会发现,一旦你反抗,你就是在否定你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就这么活着,在矛盾和挣扎中生存。
后来,慢慢地长大,渐渐地发现,时间越来越珍贵,我越来越不愿浪费时间为一些不值得的人去干一些琐碎的繁杂的事。
后来,慢慢地长大,渐渐地发现,以前的那些在乎的所谓的朋友,只会在需要的时候联系一下我,不需要我的时候,从来都不知道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后来,慢慢地长大,渐渐地发现,我的生命的意义不应该由别人来定义,应该由自己来评判,否则,我这一辈子就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了。
所以,我学着委婉地拒绝,我学着坚决地拒绝,更加学着自己的事,不到一定的程度,也不会去把自己需要帮忙的眼光望向别人。让他们不再那么需要我,也让自己不再那么需要他们。
当然,对于那些死党,我会毫不会客气地,无论是宰,是坑,是开他们。
之所以不敢拒绝别人,是害怕别人有一天会拒绝你。所以你需要成长,快快地成长,越发的强大,你就不会害怕别人拒绝你。
综上所述,害怕拒绝是一种病,得治。
(责任编辑:郭佳杰)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的是曾经看过的现在就在我的书桌的一本名为《九型人格》的书,不知道你看过没有,个人觉得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书籍当中比较好的一本,在这里真诚推荐下。
在书中,作者将人的性格主要特征分为九个不同类型,分别是: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
如果我的感觉和经验没错的话,请允许我推测你的性格偏向给予者和调停者。
这两种性格的人有两个很大的特征:1.他们喜欢通过给予来维持或者强化与身边的人的关系,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只要有一些什么要求,只要是他们能够办得到的或者是不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的,为了不让对方失落,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答应。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知道原来别人是需要他们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到安全感。
2.他们很害怕和身边的朋友发生一些矛盾,也害怕身边的朋友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在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冲在第一线,去寻求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即使矛盾双方都像没什么事一样,有点类似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可是在他心里,如果他能够解决这个矛盾,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当然了,他所希望的不过是身边的人和和睦睦地生活着。
啰嗦一句,上面说的这两个特征,相信许多人都有,只是这两种性格的人程度深些。
所有的性格都可以找到其发芽、成长的原因。
以前的我,我就是给予者和调停者的综合体,认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定义。所以,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除非是实在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即使我已经意识到这个事情是我办不了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会答应,仅仅是因为我害怕我拒绝别人的要求而会使别人失落,更会害怕因为我没有去帮助我的朋友,而导致我的朋友会认为我不够朋友,这样的结果是和我对我生命的意义的定义相违背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在别人看起来是特别好的人,大家特别愿意找我帮忙,我看起来也是那么喜欢帮助别人。自然而然,我在班上的人缘很好,用《士兵突击》里面成才离开钢七连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我以为我没处下全连的人也处下了半个连的人。直到后来才明白,许多事情其实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光鲜。
在此,容我小小地装一下B,在那时候,在下在全班最受欢迎的评比中,毫无疑问当选了。
当然,更加显而易见的是,当我在为身边的朋友的大大小小的事焦头烂额的时候,身边的人已经成长许多了,慢慢的,他们把我甩在了身后。而且一味地去委屈自己意愿干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既浪费时间,也让自己很疲累和烦躁。最让你不爽的是,一旦你被别人贴上了一个好人的标签,那么你就是一个喜欢无条件帮助别人的人,你所做的许多事情就是应该的。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狂,想着起来反抗,但是你才会发现,一旦你反抗,你就是在否定你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就这么活着,在矛盾和挣扎中生存。
后来,慢慢地长大,渐渐地发现,时间越来越珍贵,我越来越不愿浪费时间为一些不值得的人去干一些琐碎的繁杂的事。
后来,慢慢地长大,渐渐地发现,以前的那些在乎的所谓的朋友,只会在需要的时候联系一下我,不需要我的时候,从来都不知道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后来,慢慢地长大,渐渐地发现,我的生命的意义不应该由别人来定义,应该由自己来评判,否则,我这一辈子就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了。
所以,我学着委婉地拒绝,我学着坚决地拒绝,更加学着自己的事,不到一定的程度,也不会去把自己需要帮忙的眼光望向别人。让他们不再那么需要我,也让自己不再那么需要他们。
当然,对于那些死党,我会毫不会客气地,无论是宰,是坑,是开他们。
之所以不敢拒绝别人,是害怕别人有一天会拒绝你。所以你需要成长,快快地成长,越发的强大,你就不会害怕别人拒绝你。
综上所述,害怕拒绝是一种病,得治。
(责任编辑:郭佳杰)